查看原文
其他

《台风天》

陆茵茵 好奇心日报 2019-03-27

这是好奇心日报向您推荐的第二篇小说

小雅那天关了手机。和阿正说,手机坏了,先送到维修部看是不是修得好。如果价钱不贵,就简单修一修,再支撑一阵子。太贵的话,不如直接换新的好了。阿正说好吧,你自己看,那过节这两天就只有先不联系了。

阿正回江西老家。小雅从超市买了薯片、饼干、手撕面包、罐头装随身带的杏仁巧克力、四条毛巾、一黄一绿两件一次性雨衣。放假第一天,七点起床,把所有东西分门别类装进登山包。原来只打算穿皮鞋的,现在下雨,皮鞋就穿不了了。翻鞋柜,找出一双大学时经常穿的运动鞋。上班以后每天正装,以前的鞋子扔在柜子里好几年没动过。套上,还能穿,只是看起来比皮鞋肥一圈。

出门时天上微微下雨。

八点半到汽车站。说好在领票柜台等。票是几天前在网上预订好的,到了柜台,报密码,机器刷刷刷吐出两张纸。小雅把票对折,装进口袋。离发车还有半小时。

从入口过来一个墨绿的人。上身是墨绿的灯芯绒衬衫,下身是墨绿的裤子。包和鞋子都是黄的,像树在泥里滚过一圈。小雅望着他笑。

“等很久了吧?”

“嗯,没有。”

“背这么大一个包?”

“对啊。”

“里面都装了什么?”

“到那里你就知道了。”

两个人找到要坐的那班。车还没来,检票口锁着门。显示屏上流动着几个血红的大字。他在长椅上坐下,小雅把包放在他旁边,隔了一个座位也坐下来。

“怎么样,还顺利吗?”他问。

“顺利。”

“那就好。就是天气太不好了,没想到会有台风。”

“是啊。”

确定了车和旅馆以后,天气预报才说台风就要来了。他们准备去山里住三天两夜,台风不多不少,也来三天两夜。他问她是不是延迟几天,她想了想,说,还是按照原计划吧。一切都安排好了,机会难得。阿正不是每一次过节都回老家,他的妻子和孩子也不是常常出去旅行。今天说手机坏了,过两天还坏着,听起来就有点奇怪了吧。

车快来了,检票口的人越聚越多。小雅去上厕所,回来的时候,一半的人已经上车。他们也跟着上车找到座位。他记得小雅喜欢坐在窗口,把她让进去,自己站在走道里,托着两只包塞进车厢上面的行李架。

小雅说等一等,从包里取出巧克力。铁罐子咔嗒一声就打开了,咔嗒一声又关上,像男人抽烟。她自己吃一粒,给他也吃一粒,脱了鞋子,盘腿坐在椅垫上。右前方有一双眼睛老是回头看他们,小雅不抬头,让头发遮住自己。等眼睛灭了,再轻轻看过去,是一个扎马尾的农村女人,穿灰蒙蒙看不出颜色的衣服,旁边的座位空着。

一路上小声聊天,聊累了就把椅背放下,半躺着,闭一会儿眼睛。车近浙江,一幢幢独立的小房子越来越多,三四层楼,插在田野与田野之间。雨还在下,天色比早晨更暗,他好像睡着了。小雅一直望着窗外,有一会儿也想睡,但旅馆老板告诉他们,别等到终点才下。快到终点的地方有一个加油站,叫司机停一停,去对面的路口等开到山脚下的中巴。

他可能觉得冷,动了一动,把上车时脱下的外套盖到身上。有一半遮住了小雅的膝盖。像黑夜笼罩大地,天上没有月亮,一只手爬到了她的腿上。小雅对着窗外笑起来。外面的风景没什么变化,仍然是房子连着房子。

后来还是睡过去了。

半途被一些男人和女人的声音吵醒,骂司机糊涂,竟然错过了他们要去朝拜的寺庙,对佛祖大不敬。司机火冒三丈,说根本没人跟他打过招呼,说要在这里下车。更多的人从不知道什么地方涌出来,变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,用更高的音调把理由重复一遍,让司机开回去。司机不肯,车子就在原地相持不下,车轮泡在越来越深的积水里。

“为什么这些中年阿姨说起话来都一个样子?”他问。

“不知道。”小雅说。

“你老了不会也变成她们这样吧?”

“你觉得我变了?”

僵持终于有了结果。那队人说他们上了年纪,很难把行李扛过马路,去等返程的巴士。司机同意掉个头,把他们送到马路对面。就是一转身半分钟的距离。一群人带着行李走了,打头的那个穿过雨雾,高高举起一把鲜艳的花束。

*

中巴久等不来,雨把他的背打湿了。

他没带伞。从没看见下雨的时候他会撑伞。小雅问过他为什么,他说喜欢在雨里走,感觉很自由。好像违抗某种东西的意志,小小的,但胜利了。

“那下大雨呢?”

“下大雨就别出门了。”

他们撑的伞是超市送的,买两桶油,瓶身上用透明胶带粘一把伞。当时阿正说,蓝色好看。现在雨太大了,水滴穿透雨布,顺着伞骨往袖子里流。

他去路边的小卖部抽一支烟。

“那个卖烟的说,车很少,有时候一小时也等不到一辆,我们可以坐他的车走。”

“多少钱?”

“八十。”

中巴的车票是每人四元。小雅不说话,握着伞,看雨在远处造出的烟。

十分钟之后,车来了。过道上也流着几条小河。第一排坐着一个扛玻璃的人,淡绿的玻璃,挡住了最后几个座位。“你看,”售票员喊,“我就说了不让你上车,你这样堵着让人家怎么坐嘛。”“下雨天喂,”扛玻璃的人动了动手指,“我也是没有办法。”

只好倒坐在发动机的机盖上,玻璃里映出两个淡绿的影子。

到了旅馆,他先往大门里冲,小雅在屋檐下收起雨伞。三层小楼,和村子里别的农家乐一样,外面一个院子,一层是餐厅,二三层住宿。下雨天暗,屋子里没有开灯,三个女人坐在一张八仙桌旁,就着天光择菜。听见有人进来,都仰起脸,仔细看,是两辈人。

年轻的那个过来招呼他们。

“雨下得大吧?”

“是啊。”

“订房了没有?”

“订了。”

她擦擦手,从柜台里面翻登记簿。

“一个大床房。”

小雅没回答,她又喊一遍。

这一次小雅说,“对。”

他踱到门口,靠在门框上看院子里的雨。

老板娘把钥匙递给小雅。

“二楼,外面的楼梯上去,走到底最后一个房间。”

没有问他们要身份证。

房间不大,一张床一台电视。开门的时候一片黄光,窗帘的颜色。

他去开窗,忽然叫道,“有阳台。”

窗帘后面藏着一个阳台。

“是啊,”小雅说,“订房的时候看了照片,有阳台的比没有的贵五十。”

他走过来搂住小雅。

小雅在他脖子里嗅嗅,像小狗。

“一会儿如果还下雨,我们就坐在阳台上喝茶看山。”

“好,我带了茶叶。”

把背包打开,最上层放着面包,底下是两只小铁罐装的茶叶,一红一绿。然后是毛巾、雨衣、旅行时用的沐浴套装,三只小瓶子,每只一百毫升。

“你真是什么都带了。”

小雅笑笑。郑重其事抖开四条毛巾,两条铺在枕头上,两条挂到浴室里。

掩上门上厕所。

他看着枕巾。粉红色的,整整齐齐盖住旅馆黄白的枕套。右下角绣两朵梅花,朝着同一个方向,像父母那一辈结婚时的嫁妆。

洗手间传出冲水的声音。他走过去。

“小雅。”

没有回答。

“小雅?”

小雅拉开门。他候在门口,上去抱着她。

“你干什么。”

他不放手,往窗边挪,伸手把窗帘拉起来。

“等等。”小雅喊。

“怎么了?”

“先下去吃饭吧。”

“为什么?”

“我饿了。”

“等一会儿不行吗?”

“等不及啦。”

于是下楼吃饭。

*

餐厅比来时多了一桌人。七八个男女,有老有少,围坐在一张大圆桌上。

他们挑了个靠墙的位置。

坐下才发现,墙壁中央挂着一幅木头雕刻的字,像窗花,四个角上点缀着花鸟鱼虫。只不过有点突兀的是,那个字是发财的发。

小雅用眼睛指给他看。

老板娘走过来,问他们吃点什么。

“有什么?”他问。

“进厨房看看。”

他和小雅一起进去。地面是深灰色的,放着几只塑料脸盆。盆里装着水,游着鱼虾。不多,透明的暗血色的小虾几把,鱼也有两三条。桌上搁着案板,小山一样堆着切好的蔬菜。一只瓷盘,里面是橘粉色的虾仁,还在冒烟。

“这是烧好的吗?”他问。

“对啊,刚烧好的。”

“谁点的?”

“没有谁,你要你拿去,不要的话我端给外面。”

“要。”他托起盘子就往门外走,被老板娘拉住,撒一把葱花。

又点了炒野菜、土鸡汤、竹笋石蛙。

坐回饭桌的时候,另一桌已经喝开了。几个男人互相开玩笑,说其中一个煞有介事,背了个六十多升的登山包,没什么可带的,里面就空空如也。被调侃的一脸泛滥的红,看起来喝高了,鼻子中间瘪瘪的,窝在椅子里笑。“带睡袋了吗?”他们逗他。

小雅把筷子排在盘子边沿。用纸巾来回擦,擦亮了,再放回原处。

菜很快上齐。他一边吃一边说好,农家乐的食材新鲜,即使做得一般,鲜味还是留着。

小雅在盘子里找石蛙。听名字,应该是石头缝里长大的青蛙。吃小虫子和溪水里的小鱼小虾,肉不多,但紧实滑嫩。挑出来码在盘子一端,都给他吃。

“你怎么不吃?”

“我不吃奇怪的东西。”

“什么奇怪的东西?”

“青蛙,鸽子,甲鱼,蚕蛹,兔头。你不记得了?”

“是吗。”

“我只吃鸡鸭鱼肉。”

他就把石蛙都吃了,还不过瘾,说晚上得再点一盘。

“好吃,这里的厨师不错。今晚是最后一顿吗,我们明天住哪里?”

“住山上。”

“订好了?”

“早就订好了。本来打算明天一早爬山,中午到山上,晚上住一夜再下来的。”

“那现在怎么办?”

“如果雨还是不停的话,只能包车上去了。”

说话间已经把三盘菜吃得干干净净。土鸡汤也好喝,从锅心里盛出来,泛着金属感的凉,其实是烫到了舌头难以辨别的程度。要等一等,让它醒过来,热和鲜才慢慢扩散开来。

“真好喝。”

“是啊,要是我们公司附近能吃到这样的午饭就好了。”

“你平时吃什么?”

“外卖。你呢?”

“我自己带。”

“谁烧?”

“我啊。”

“很能干啊现在。”

鸡翅、鸡腿、鸡爪都被啃干净,剩下几块嚼不动的留在锅里。找老板娘结账,才一百多。

回到房间,他心满意足地躺在阳台上的竹椅里。一张桌子两只椅子,相对放着,外面是清澈的,时刻不停的雨帘。远处是山,长满竹子,在风里一片片朝一个方向起伏。

小雅再进浴室,关上门,上厕所,起身时纸上还是有血。没想到这次会提前。出去看到他的背影,两只手向上伸,交握着抵在后脑勺上,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。小雅走到他身边。他拉拉小雅,坐到他的膝盖上,用手指梳她的头发。

“剪短发了。”

“大学毕业就剪了,省洗发水。”

“瞎说。”

“环保啊,穷的。”

他亲小雅的嘴,她就不能说话了。

“进去吧。”

小雅拉住他,“跟你说件事。”

“什么?”

小雅贴在他耳朵边上。

“不是吧!”

小雅环住他的脖子。

他捂住脸,放下手的时候,露出那种苦笑的表情。

“对不起啊,我也没想到。”

“这下真的只能喝喝茶看看山了。”

小雅也不高兴,从他的膝盖上翻下来,坐到旁边的椅子上。

两个人对着山,安静了几分钟。

他站起来,往门外走,说是去问老板讨茶杯。过了一会儿,小雅听见阳台下方有人说话,不止两个,还有陌生的声音笑笑嚷嚷,像刚才那桌食客。

他回来了,把茶壶和杯子放在桌上,用气声说,“轻点,好几个人在楼下坐着,我们刚刚说的话估计都被他们听见了。”

两个人相对无言。

泡的是小雅带的毛峰。山里水清,水龙头放出来的自来水也好像比城市里的甘甜一点,热水壶底部没有白渣。他像喝工夫茶那样,洗茶暖杯,再细细把两只杯子倒满。

小雅盯着杯子上的图案,一男一女握一卷书,是宝玉黛玉读《西厢》。深蓝色的线条,把轮廓勾勒得清清楚楚,只不过画到眼睛的时候,往别处偏了一点,让这个宝玉看起来有点心不在焉。

“想什么呢?”他问小雅。

“没什么。”

“唉。看看风景吧。”

小雅握着茶杯,把他们的脸盖起来。

又一阵沉默。和以前一样,这种时候,常常是他找话说。

“你看,对面的山,起风了,树从那一头慢慢晃起来,看,一点点过来了。”

“嗯。”

“你说像什么?”

“像什么?”

“你说。”

小雅抬起头。顶端的竹叶从他们右手边一波波漾开,地震一样,微微地但是确凿地,传到左手边。虽然下着雨,天上还是有云,移动的速度比竹浪还快,飘在它们永远追赶不到的地方。

“绿浪逐白云。”

他琢磨了一下,“太直白了吧。”

“但就是这样嘛。风吹绿浪逐白云。”

“还是直白啊。”

“台风至,暴雨下,风吹绿浪逐白云。”

他不理她了,自己说,“我觉得像一只手掌逆过来抚摸小动物的毛。你看,一层层的。”

“嗯,”小雅说,“也像一个女人正在受孕。那是胸,那是头,肚子怎么有点凸呢,已经有一个了。”

插图:郑舒雅


一下午如此消磨。

老板娘在楼下喊他们吃晚饭的时候,已经是傍晚了。他在阳台上坐着不耐烦,回房间看电视。小雅一直看着外面的雨,如果不下雨,早就可以去山里转转。下了一整天,山已经被浸透了,泥土由浅褐变成深褐,积水的地方泛着亮光。云还是在,灰暗暗的,茶叶泡过五六遍,在茶壶里变凉。

“下去吃饭吧。”

他打个哈欠。手里还捏着遥控器,不舍得关。

“电视有什么好看的,来这里看电视。”

“我也不想的啊。”他抱住小雅的腰。

小雅亲他,两个人在床上翻来覆去。粘滞一会儿,还是下楼去。

仍然是中午那桌客人,每次都到得比他们早,坐在同样的座位,用同一副泛红的笑脸,继续聊天。

他熟门熟路跑去厨房点菜。这次点了鱼头汤,香菇菜心,焖牛肉,还有中午说过要再吃一遍的竹笋石蛙。

晚上天暗,大灯都打开了。他看见放碗筷茶具的桌子上,摆着一只粗壮的玻璃瓶。瓶里装着浅红的液体,应该是酒,走近了看,酒里有一颗颗浑圆的果子,毛茸茸的,是杨梅。

“阿姨,这酒是你酿的吗?”

老板娘走过来,说是。

“给我来一点。”

他来了兴致,稳稳坐下,捏一只小酒盅,翻向瓶口。阿姨把瓶子托起来,往酒盅里倒一点,问小雅要不要,小雅摇摇头。她就把瓶子拿开,收起来。

“别收,我一会儿还要。”

“好的,慢慢喝。”

有酒喝饭就吃得特别慢。他一小口一小口就着下酒菜,脸上微微笑,好像心底有愉悦的事,又说不出具体是什么。小雅盛一碗米饭,挖出一个山谷,把菜拨到山谷里,再挑一点菜就一点饭,哗啦哗啦吃。以前不知道他爱喝酒,上大学的时候偶尔也陪他喝过几罐啤酒,但不多。细节都记不清楚了,一天一天的,无非就是一起上课一起下课,从开始到那个断裂的截点之间,是平静而完好的。

隔壁桌忽然笑起来。一个圆脸男人,回忆十几年前的旧事。小雅听着,声音忽高忽低,房间大,有时候听不清晰。但越说越玄,大家都安静下来,厨房的炒菜声仿佛也变小了,都想听听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
“就是从眼睛里刮下一条虫来。”

“眼睛里怎么有虫?”

“是啊,眼睛里怎么有虫?他们也问,人人去看,人人的眼睛里都有虫。然后他就说了,哎呀不妙,你们这里有传染病,眼睛才长了虫子,时间长了就会长蛆,最后就是不治之症。山里人当然没见过这些,都吓坏了,问他怎么办。他说别着急,我有解药,就从兜里掏出解药。”

“哈哈。”

“卖得贵啊,确切的数字现在想不起来了,但是你想想,那时是八十年代啊,我出国前,工资才多少。就这么把乡下人的钱都骗了,闻所未闻。”

小雅想笑,天下事真是无奇不有。抬头看他,应该没在听,脸上已经有一点迷蒙的神色。

“再来一杯。”

*

饭桌上没喝够,继续把酒带到房间里喝。

“这是白酒酿的,”他说,“挺烈的,好喝。”

把茶壶拿到楼下,倒了茶叶,冲洗干净装酒。再把酒盅带到楼上,一盅盅喝得半夜进门连门把手都摸不着了。小雅听见阳台上有东西一下下碰撞的声音,不轻也不响,醒过来给他开门。顺势把半个身子探出门外,试一试风,比白天更大了。

快到中午才起床,风雨不停。晚上没睡好,翻来覆去,担心把床单弄脏了。他一直打呼,睡得沉,像石头,鼾声如雷。

“没想到你打呼这么响。”

“是吗,平时不打吧,喝了酒才打。”

“你什么时候喝酒这么厉害了?”

“嗯。”

“少喝点。”

从阳台望下去,一个男人站在院子里,衣服半湿。

陆陆续续有人从斜坡走进院子,看样子是一早去爬山。

“能爬,你看。”

“嗯。”

“我们去爬吗?”

“下雨天危险,你的伞也不好,还是包个车吧。”

小雅联系司机,用旅馆的座机给他打电话。司机有些迟疑,说这么大的雨,别上山了。小雅说山上的旅馆都订好了,付了钱,不上不行。司机想了一会儿,下决心一样说,好吧。

他们收拾了包,结了账,在斜坡尽头等着。

司机来了。一辆巨大的面包车,只带了他们两个人。小雅坐第一排,和司机聊天。他一句话不说,隐在面包车后部的黑暗里。

“师傅,你们这边的竹笋是不是特别好吃?”

“都是笋干,要会烧才行,有些人买回去不会烧,难吃得很。”

“我们昨晚喝了个鸡汤,挺鲜。”

“是吗。”

“是这儿的土鸡吗?”

“土鸡咧,才不是土鸡,你知道土鸡什么价钱?”

“那是什么?”

“就是一般的鸡,镇上买的。”

“哦,不过也很鲜了。”

像吐出心里淤塞的块垒,司机终于问,“你们怎么这个天来啊,你看看山里还有没有人?”

“我们来之前不知道,”小雅说,“什么都订好了,才听说有台风。”

司机大笑。接着跟他们说,自己在这一片多有门道。车、旅馆、景区门票都能搞定。台风天玩不好,以后应该再来一次,全程都交给他办。他的客户不仅有中国人,还有老外。那些老外到了镇上的车站,直接打电话让他去接,价钱也不问,心里全有数。

“你会英文啊?”

“不会啊。”

“那你怎么听得懂?”

“还是能听懂吧。”

聊着聊着,前方转弯处一棵长竹忽然倒下,如锋刃划过路面。然后是第二棵,第三棵。车窗关着,听不见声音,倒塌的过程是静默的。像人终于厌倦了世界,不发一语就躺下来,卧在离他们二三十米的地方。司机的手条件反射地抓住刹车,也是静静的,好像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。面包车缓缓停下。

他有了精神,拉开门,伞也不撑,跳下车去查看情况。

“小心!”

他走远了。和竹子一起滑落的是一大摊泥水,像崩溃的海浪,盖过山路。

“这就是泥石流吧!天啊,这辈子第一次遇见泥石流。”他喊。

司机也下车去。开门的动作轻巧随意,一只手插在裤子口袋里,另一只手挠了挠头发。这时候她才看清楚,司机穿的是一件小灯笼一样微微隆起的夹克,灰色的,容易把人埋没的颜色。

他们掏出手机拍照。听不见在说什么。先拍正面,再转到侧面。

雨还在下,这时候还是危险的,松动的土壤可能放下更多的竹子。小雅没有喊,可能是他们的松散和淡漠,让人觉得红灯还没有亮起来。

走回来的时候有说有笑。

“哈哈,都倒了。”他说,钻进原来坐着的座位,两只手扒着椅背,“我拍到了。”

“哈,”司机说,“这下真的上不去了,路堵了。”

“你们这里经常有泥石流吗,”她问,“下雨的时候。”

“哪来那么多,不常有的,很少下这么大的雨,否则我们还做什么生意哦。这次是台风。”

“那怎么办,还上山吗?”

“不能上,你没看见路都堵住了吗。”

“还有没有别的路?”

“有也不能上,我开过去不陷在泥浆里才怪。”

说完发现已经陷在了泥浆里。司机让他们帮忙推车。他让小雅别动,自己下去,和司机两个扶着车门,硬生生把车头转了个弯。

“下山喽!”司机喊。

*

小车润滑地在雨里穿行。

路过田,司机说,“这里是田。”

路过哗哗往外翻滚的河,司机说,“这里原来有座桥。”

到了村口,司机提议让他们住到他的熟人家去。

“不满意的话不住也行,先看看嘛。”

他们去了。

第一家也是个三层小楼,刚洗了床单,院子里没法晾,就晾在拐角的楼梯上,三楼的垂到二楼,二楼的垂到一楼。一个小女孩坐在沙发上看电视,手里捧着碗,旁边蹲一条黑狗。进门的时候,女孩和黑狗都回头看了他们一眼。第二家的老板是个胖子,看这样的天还有人留宿,很惊讶,意气风发说要给他们最豪华的房间。

“在楼上,你……”话没说完,大厅的灯泡灭了。

一打电话,发现整个村子都停了电。

“可能是泥石流搞的,”司机说,“竹子倒下来的时候带倒了电线。”

胖老板从抽屉里翻出手电筒,点上光,带着他们往楼上走。整间旅馆像拍西部片,地板,墙壁,楼梯,家具都是原木的。他们钻进动物肠子一样狭长的走道里,看不到尽头。

他停住了,说还是想住回原来的地方。

司机没说什么,下了楼,把他们送回去。

餐厅黑洞洞的,没人。他们喊了几声,第一天见过的年纪最大的阿婆从厨房里走出来。

“呀,怎么又回来了,不是上山了吗?”

“碰到泥石流了。”

“哎哟,危险啊。”

“这里也停电了?”

“停电,刚刚打了电话,说正在修。你们等等,我去找蜡烛。”

阿婆又走回厨房。餐厅特别大,之前不觉得,下雨又停电的时候,看起来阴森森的。

“回来好,”他说,“有杨梅酒。”

*

之前也住着的那群客人回城了。阿婆说,这鬼天气,他们是唯一留在村子里的外地人。

“以为下两天就会停了,看这个样子,是越下越大呀。”

电力局说正在抢修,三四个小时过去,还是漆黑黑一片。阿婆找出几个空啤酒瓶,把抽屉里不知何年何月买的蜡烛插在瓶口,耸立起几支烛光。他喝了酒,心情愉快,在烛光里微微阖着眼睛。

老板娘回来了,和他们拉家常。晚饭不能用电饭锅,就用灶头烘了米饭。说起自己的孩子,老板娘很骄傲,问他们多大了。

“我都有儿子了。”他说。

“几岁?”

“四岁。”

“你们看起来年龄倒不大。现在的年轻人,早结婚的少,我儿子还没有女朋友呢。我也不催他,从小到大,我催他干什么他就逆反。上学的时候,我逼他好好读书,他给我逃学去学理发。好吧,理就理吧,犟不过他我就同意了。出了钱,又不好好学,要学什么日语。哎呀,这个那个的,现在我知道了,他要做什么,我不支持,也不反对。”

“你儿子现在在干什么?”

“开了个店,在镇上。”

“挺好。”

“长大了就收心了。”

外面风雨交加。在屋子里聊天,暖融融的。他和小雅都觉得舒服,待着不走,聊到快十点。阿婆躺在一张竹椅里,说淡季客人少的时候,年轻人都回家住,就她一个睡在旅馆。

“你怕不怕?”小雅问。

“哎呀,一开始有一点怕。后来想通了,没做亏心事,不怕鬼敲门。”

上楼之前,照例带了一壶杨梅酒。老板娘递给他们两个暖瓶。

“红的是开水,可以喝的。绿的不太开,用来洗脚。”

“好。”

“记住了吗?”

“记住了,”小雅想一想,“我这么记,红的是熟了的果实,可以吃,绿的还没熟,不能吃。”

“哈哈,你也聪明,跟我儿子一样。”

小雅洗了脚,给他留半瓶开水,上床躺着。他在阳台喝酒,过了半夜才进来,没洗漱也没脱衣服,倒在床上。小雅转过身,轻轻推他,不动。啤酒瓶搁在墙角,烛光晃动,在墙上投下一个扁平的影子。小雅又推,忽然发现他在哭,眼泪小溪一样从眼角流下来,细细一条,蜿蜒到耳朵后面不见了。

认识十几年,第一次看他哭。小雅放平身体,不知道说什么。他终于说话了。

“我儿子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,每次我问他,要什么玩具,他都说不要。”

“嗯。”

“这次出来之前,他问我,爸爸,你不跟我们去三亚吗,为什么我们全家不能一起去玩?我回答他,这次不行。他就不问了,说好吧,爸爸再见。”

“他挺乖的。”

“全世界都在向我索取,只有他对我是没条件的,从不索取。他出生以后,我觉得自己就是为他活着。”

“嗯。”

“我这辈子只哭过两次,都是读《圣经》。第一次是上帝的声音从云里传出来,说这是我的儿子,你们要听他的。第二次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,他问,神啊,你为什么不来救我……但如果这是你的安排,我把灵魂交给你。我说不清为什么,看到这几段,我的眼泪就止不住了。”

小雅也哭了,摸索着在床上找到他的手,放在自己的腹部。

过了一会儿,转头看他,想给他擦眼泪。但见他闭着眼睛,神色奇异。心里疑惑,就试探着问,“你是不是醉了?”

他把手臂往胸前一横,舌头打转,“我醉了。”

听起来还像清醒。又问一句,“你是醒着还是睡着了?”

“睡着了。”

气得小雅翻身下床。

*

早晨,他没事人一样醒来,看见小雅背对着他。

“怎么了?”

“别烦我。”

“怎么回事?”

“别碰我。”

“我要碰。”

“碰也没结果。”

“怎么这么倒霉,今天是最后一天了。”

“我也没办法。”

“没劲。”

“什么没劲,我们以前也没有过。”

“以前是你不肯。”

“那时候什么都不懂,不敢啊。”

“我没有不敢,是你不敢。”

小雅翻过身来,“撒谎。你没有不敢,那我们为什么分手?”

他不说话。

“所以别抱怨,现在再来要以前没得到的东西,老天爷也不给你。”

他点了一支烟。

小雅下床,走到阳台上哭。

“好了,进来吧。”

小雅不动。他下床拉她。

“站在外面干什么,还光着脚。”把她拉回房间。

小雅倒在床上,继续哭。

“有些东西说不清谁对谁错。我不想过了这么多年,再跟你在这种荒郊野外互相指责,无聊至极。”

他叹口气,躺到她身边。

“好吧,别说了。”

“其实现在想想挺可笑的。那时候觉得就要回各自的家了,怎么都没可能了。现在想想是不是很可笑?坐飞机一小时,坐火车也不过三小时。而且,谁让你也来这里工作的?你是为了你妻子来的吗,为了她,为什么不能为了我?”

“别说了。”

*

也许是台风快过去了,雨势变小,苍蝇钻出来,叮在茶杯边沿。

“我们还是早点走吧,怎么突然多了这么多苍蝇,卫生间里都是,不敢进去了。”

小雅收拾包。没吃完的面包扔在桌上,塑料袋敞开着,也长痣一样长出两颗苍蝇。

“你看有鸟。”他在阳台上喊。

一只长尾巴大鸟低低飞过去,停在院子左边一棵矮树上。

“真好看,是凤凰吗?”

两个人都笑。

“是雄的吧,不然颜色没这么鲜艳。”

“像极乐鸟。”

“李安在拍《卧虎藏龙》的时候一定看到过这种鸟,才会想到让他们在竹林上飞。”

小雅进屋,把几双湿了的袜子团成一团,装进包里。刚想穿鞋,发现鞋底裂了,半只鞋跟脱落下来,挂在右脚边缘。

“我的鞋子坏了。”

他过来看,“是橡胶老化了吧?”

“这双鞋还是大学里买的呢。”

“穿那么久了。”

不带走了,扔进垃圾箱。小雅盯着看一会儿,忽然笑起来。

“笑什么?”

“想起我妈了。”

“怎么了?”

“她每次有机会出去旅行,都会带一双很破的鞋子,或者内裤、袜子,穿完就丢在旅馆不带回来了。每一个她去玩过的地方,都留着至少一件坏东西。我觉得好笑的是,她怎么有那么多坏东西等着被丢掉啊?”

他也笑了。过一会儿问,“你妈怎么样,还好吗?”

“还可以吧。她在老家,平时挺寂寞的,我跟我哥都是春节才回去。”

“你哥呢?”

“他还在深圳。”

“你爸呢?”

“我毕业第二年他就不在了。胃癌。”

“哦。”

*

还是那个司机来接他们。

看见小雅穿着拖鞋,一步一滑地出来,司机大笑。

“你怎么穿了双拖鞋?”

“我自己的鞋子坏了。”

“哈哈,你们的运气太好了,我看你们这次真的是赶台风来了。”

“唉。”

“下次吧,下次再来,找我。”

他们都没接话。

开到半路,车前飞过一只大鸟。

“师傅你看,刚刚飞过去的是什么鸟?”

司机目不斜视。

“你快看啊,飞走了,尾巴很长,很漂亮的那种。”

“是山鸡嘛。”

“啊?”

“这里很多的,有时候我们会去林子里打。”

“山鸡长这样?”

师傅含混一声,问他们吃过午饭没有。

“没有。”

“我带你们去吃,我知道几个好吃的地方。”

“不用了吧,我们就在车站附近找点吃的。”

“车站那边没有饭馆。”

两个人将信将疑。

“不骗你们。”

到了车站,司机掉头走了。在入口处站定才发现,两边空落落的,真的没有商店。买完车票转了一圈,在街角找到一家面馆,藏在楼里,要从一个不起眼的小门进去。他说,就在这里随便吃点。

店面是半圆形的。柜台后面,一个穿白褂子的女孩露出半截身体。右手边平地起了一座高台,停着一辆硕大威武,军绿色的儿童坦克。星星点点有几个落座的人,都是男的,挺着肚子讷讷等着。窗口两张长椅,三个男人并肩坐着翻报纸,什么都没吃。

“这里有点奇怪。”

“吃完快走。”

两个人都点了肉丝汤面。他埋头喝汤的时候,小雅注意到玻璃窗上爬着一只蜗牛。一字型,直直的,用肚子对着她。过一会儿再看,变成了C。

回去的车上他睡着了。还是她靠窗,他靠走道。窗外一片渐渐繁荣起来的景色,但被雨淋了几天,好像什么都幻灭了。沿街的小店进了水,苍茫一片。每一户人家门口,都有一个把裤腿卷到膝盖的人孤独地站着,惆怅而徒劳地用脸盆往外舀水。卡车泡在泥浆里。房子,电线,树,都有了暗黄的倒影。

他们在汽车站分手。

她坐地铁,再转公交车回家。打开手机。

小区门口也被淹了。车站像一块全世界最小的岛屿,只够几个人落脚。停车之前,大家隔着玻璃计算距离,再脱下鞋子拎在手里,打仗一样做好准备,如临大敌。

她跳到岛上。想打电话问问他。拿出手机,看见一个未接来电,是阿正的。打回去。

“你怎么样?”阿正问,“手机修好了没有?”

“修好了。”

“哦。台风严重吗,家里没事吧?”

“没事,”小雅说,“就是小区门口积了点水。不过新闻里说,明天台风就过去了。”

关于作者陆茵茵

作者:陆茵茵  


陆茵茵,1983 年生于上海,现工作生活于北京。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新闻学系,此后在媒体及非营利艺术机构任职。曾担任《新视线》杂志专题编辑,并为《生活月刊》《周末画报》《南方周末》《上海文学》《鲤》《萌芽》《COVER》等刊物撰稿。2007 年开始写小说,作品曾获第二十六届《联合文学》小说新人奖短篇小说推荐奖。2018 年出版短篇小说集《台风天》。

一些阅读补充

陆茵茵的小说,表面十分平静、普通,但正是平静和普通,体现了作者极为难得的写作态度,她去除了各种非真实的东西,只写自己想写的,没有野心,没有炫技,不标新立异,只追求纯粹。她甚至不想成为一个“作家”,而仅坚持自己所谓“文字的洁癖”。

“台风天”是一篇看似没有主题的小说,其实有两个主要情节,一是男女偷情失败,因为女的生理期;一是他们想上山受阻,因为刮台风。这两个情节有着潜在的联系或说共同点,那就是他们的目的无法达到。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挺好,达到了就没什么意思了。

小说的主角不是人物,人物并不那么鲜明,而是生活本身,它无形、淡漠,充满欲言又止和可望而不可即。但也正因这些缺失,生活获得了意蕴和深度,作者以其从容、朴素的笔调将之表现出来,呈现出一种未经设计的优雅。(特约编辑:朱岳)

本文收入同名小说集《台风天》,四川人民出版社,2018 年 3 月版  


本文题图来自:郑舒雅

*所有超链接请戳“阅读原文”,寻找黄色下划线

一本研究第三帝国毒品使用的书,本意是提供观察纳粹德国历史的新视角


565.75 亿元,波动加剧的中国电影要如何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观影需求? | 2018 年度票房


最新款 iPhone 在拼多多打折销售,苹果丧失对手机业上下游的绝对控制

- 关注好奇心研究所,与有气质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-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